当前位置: 首页>要闻动态>政务动态>区县动态

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北碚 聚焦生态人文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

发布时间:2025-04-29 11:18
发布时间:2025-04-29 11:18
字号: [小] [大] 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

春日的缙云山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,缓缓铺展在天地之间 摄/秦廷富

卢作孚纪念馆 摄/李显彦

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——柳荫镇东升村 摄/李显彦

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——金刀峡镇的偏岩古镇 摄/李显彦

4月27日,市民在既白民宿晒太阳 摄/李显彦

扫码查看北碚十大主题精品游线

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”李商隐的一首《夜雨寄北》,让云遮雾绕,色赤如霞,景色宜人的缙云山流芳千古。

物阜民丰的北碚,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。在这片地处缙云山麓、嘉陵江畔的土地上,北碚人正牢记殷殷嘱托,脚踏实地奋进。

近年来,北碚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全面发力、多点突破、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加速成型。聚焦生态人文,以文塑旅以旅彰文,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努力让生态人文成为北碚最靓丽的名片。

打造“百馆之城” 繁荣文化事业

4月14—18日,上海市松江区工商联2025年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,在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开班。众多上海企业家不远千里,来到北碚“充电”。

学习期间,他们聆听了“卢作孚的企业经营与企业家精神”等专题讲座,并赴卢作孚纪念馆等多个单位观摩学习。企业家们表示,将传承和发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,努力成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、有作为的企业家。

成立于2019年4月的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,是全国首家省级民营经济学院,该院大力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,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、善经营、敢担当的民营企业家。近年来,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多地的培训班185期,学员超13万人次。

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基石,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。北碚历史人文厚重,如何传承活化文化资源,繁荣文化事业,是北碚必须答好的时代考卷。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,举办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,成为北碚繁荣文化事业最为生动的范例。

近年来,北碚坚持以“百馆之城”建设作为文化呈现窗口,积极推动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、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等20余处文物的保护,将“山水、人文、城市”形象融入陈列展览,截至目前,已建成博物馆、纪念馆、生态馆等多元场馆80处,年均吸引200余万人次前来游览。

同时,积极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“百馆”游览的体验感。“四世同堂纪念馆提升案例”荣获2023年度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-官网“中小博物馆提升优秀案例”;北碚区博物馆获评全市唯一一个2023年度全国二、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“优秀”等次。

近年来,为助力打造“百馆之城”,北碚联合专家学者100余名,开展“百馆夜间文化沙龙”41期,开展“历史之声”电台栏目、读书会、公益培训等活动1500余场,线上线下服务观众3800余万人次,全区文化影响力逐步拓展。

红色文化,是北碚打造“百馆之城”的宝贵资源。北碚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文化研究会,凝聚全国专家学者之力,整理实物研究史实挖掘故事,赓续红色血脉。

推出特色线路 助力“全域旅游”

今年2月,交通运输部公布2024年“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”最美自驾路名单,重庆西山环线获评“2024年十大最美自驾路”,成为重庆唯一获评的国家级“最美自驾路”。

西山环线位于北碚东北华蓥山脉,由于全长84公里与川渝方言“巴适”谐音,加之环线途经的最高点海拔为1314米,便命名为“‘巴适’江东·1314自驾环线”。

西山环线利用“交通+乡村旅游”“交通+特色经济”“交通+历史人文”“交通+体育健身”,串联起北碚江东片区20余个乡村旅游、休闲民宿、农业产业等特色文旅产品,将沿线5个镇的自然景观和特色美食一网打尽,让游客能通过自驾游,体验到独属北碚的“一站式”吃、住、游、玩、乐、购。

近年来,北碚将A级景区、文博场馆、乡村旅游等全域旅游资源深度整合,围绕“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”,推出“温泉故里·乐养”“巴山夜雨·自在游”“百馆之城·阅享游”“浪漫江东·伴你1314”等,“碚”受瞩目北碚十大主题精品游线。东升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荐景点,3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全市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。

驾车沿西山环线驶入金刀峡,偏岩古镇的老街,让人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繁华时光。川渝地区最美历史文化名镇——偏岩古镇曾是老重庆通往华蓥古道的一座工商重镇。而今的偏岩古镇,古旧的建筑、古老的景点、古朴的民俗被很好地留存下来,并注入了活力四射的现代生活元素。在这里,古与新相互渗透,完美融合,演绎出一曲古今相映、动静相宜、旋律相谐的优美乐章。

如果说偏岩古镇是北碚乡村游方兴未艾的写照,那金刚碑无疑是北碚城区游蓬勃发展的缩影。这座距北碚城区5公里,离北温泉1公里,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,正在新时代迸发出勃勃生机。

依山就势打造的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溪水蜿蜒,古树参天,绿意盎然。这里背靠缙云山,面朝嘉陵江,是城市中放松身心的绝佳之所。

特色旅游线路串联的旅游资源,不仅彰显着北碚的生态之绿,也凸显着北碚的文化之“红”。以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为核心,北碚致力于建设“红色教育研学中心”,打造“七个一”红色教学体系。

壮大市场主体 做强文旅产业

世界温泉看重庆,重庆温泉看北碚。北温泉作为有着近1600年历史的天然自流温泉,至今日出水量3000立方米,常年水温保持在40℃左右。全区已探明温泉资源每天出水量可达1.5万立方米,且温泉水质非常纯净、水温适宜。

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,北碚温泉已形成集群发展效应,不仅拥有柏联温泉、悦榕庄等高端温泉产品,有海宇云水温泉、金刚碑老村温泉等特色品牌温泉,还有新北温泉公园这样价格亲民的平价温泉,获得行业和游客一致赞誉。

和温泉产业相比,民宿产业是北碚文旅的后起之秀。去年,北碚发布首个区域民宿品牌“缙云·山宿”,按照“政府提供服务,村民自投、自建、自营”模式,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以外的农家乐进行提档升级。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基础上,北碚将民宿旅游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,充分尊重村民意愿,按照“一户一特色”大力发展民宿产业。

缙闲居是缙云山上最早的农家乐之一。去年初,北碚区抓好缙云山综合整治“后半篇”文章,提出打造缙云民宿集群计划。缙闲居向村委会递交了申请,成为首批纳入民宿改造的农家乐。升级为民宿后的缙闲居,尽管客房数量还不到过去的一半,客单价却是以前的好几倍,人均消费在400元左右。

5年内,北碚计划在缙云山片区改造80家民宿,加快培育红色研学、绿色科普、高端康养等产业,形成生态保护、经济发展兼顾的良性循环。

近年来,北碚重点突出“缙云山、北温泉、百馆之城、民宿”4个文旅品牌,文旅产业增加值总量、增速占比逐年提高。先后签约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、卓悦马术产业化基地项目、偏岩古镇改造项目等项目落地北碚,全区规上文化企业达25家(亿级以上7家),旅行社13家,国家级甲级旅游民宿1家(既白),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,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。

2024年,北碚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57.5亿元,占GDP比重6.2%;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.9亿元,占GDP比重3%。

链接>>>

实施文化兴区战略

北碚打造文旅融合康养休闲新高地

去年9月,第五届全国市辖区旅游研究成果《全国市辖区旅游研究报告2024》暨“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”“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”名单在京发布。北碚入选“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”,排名第65位。

当前,北碚正全力打造全国文化旅游强区,将文化融入城市生活,建设具有北碚特色的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。今年将建设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40个以上,到2027年,建成143个覆盖全区镇街的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。

同时,北碚将加快推进“百馆之城”建设。坚持“场馆利用高效化,社会参与扩大化,文化品牌特色化”原则,持续高效推进建设,提升“百馆之城”文化IP影响力。目前,已形成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陈列馆、卢作孚纪念馆、重庆自然博物馆等一系列具有北碚辨识度的代表性场馆,到2027年,全域建成场馆数量将超过100个。

北碚还将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,写好缙云山综合提升“后半篇文章”的文旅章节,围绕“生态田园都市区”“人文科教创新城”谋划文旅高质量发展,锚定建设文旅融合康养休闲新高地战略目标,系统推进环缙云山大金刀峡文旅效应放大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、城市文旅气质提升、乡村文旅提质增效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标志性成果培育等10大行动,纵深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,增强北碚文旅的辨识度,将北碚打造成全国文化旅游强区。

我是“渝快小宝”
点击我,为您语音播报

您即将离开“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-官网网站”